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探针显微镜的优势分析

探针显微镜的优势分析

更新时间:2025-10-31点击次数:15
探针显微镜是一类基于探针与样品表面相互作用来获取高分辨率表面形貌及物理化学性质信息的精密仪器,具有分辨率高、适用范围广、功能多样等优势,在材料科学、生物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以下是其优势的具体分析:
 
很高的分辨率:探针显微镜可以达到原子级分辨率,能够“看到”原子,这是一般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都难以达到的。如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通过针尖修饰,可实现氢原子和化学键的超高分辨成像。
 
适用环境广泛:与电子显微镜等对工作环境要求苛刻的仪器不同,探针显微镜既可以在真空中工作,又可以在大气中、低温、常温、高温,甚至在溶液中使用,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下的科学实验。
 
实时成像:探针显微镜能够得到实时的、真实的样品表面的高分辨率图像,而不是通过间接的或计算的方法来推算样品的表面结构,让研究者可以直接观察到样品表面的实际情况。
 
功能多样性:探针显微镜有多种类型和工作模式,可实现多种功能。例如原子力显微镜(AFM)有接触模式、轻敲模式、非接触模式等,还可结合电学测量等功能形成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AFM);此外还有磁力显微镜(MFM)、压电力显微镜(PFM)等,可用于研究材料的磁性、铁电性等多种物理性质。
 
可进行纳米加工:探针显微镜的针尖曲率半径小,与样品之间的距离很近,在针尖与样品之间可以产生一个高度局域化的场,包括力、电、磁、光等。该场会在针尖所对应的样品表面微小区域产生结构性缺陷、相变、化学反应、吸附质移位等干扰,并诱导化学沉积和腐蚀,从而可以用于在原子、分子尺度进行加工和操作。
 
对样品损伤小:如原子力显微镜的轻敲模式和非接触模式,能够减少针尖对样品的磨损,避免直接接触对样品造成损伤,适用于半导体及生物样品等易损样品的研究。